常识缘何“不常识”

2024-10-01 本站作者 【 字体:

  zoty中欧体育“常识”这个词,顾名思义,是指有关日常生活的普通知识,根据词典解释,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,应该具备这些知识。可如今老是有许多现象挑战着常识的定义,一些常识变得不那么“常识”了。

  近日有一篇测试饮料含糖量的报道,记者熬干了8瓶饮料,发现几乎所有四五百毫升的饮料都能熬出一拳头糖来,包括标榜健康的味全乳酸菌饮品和冰糖雪梨。其实,很多人知道含糖饮料不健康,但在商业广告有意无意转移视线的营销策略之下,这一常识被弱化了。

  从商家角度看,强调一款饮料含有多种营养成分,回避它超高的含糖量,并不违反广告法,毕竟糖也是能量来源;对消费者来说,虽然理智上知道它含糖,但不清楚它含多少糖、健康或不健康到什么程度,那么消费者的偏好就很容易受到诱导。不信去问问那些拿饮料当水喝的人,知道自己每天喝了多少糖、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吗?

  大多数人都知道广告不可尽信,但一个人得有知识,至少是常识,才有能力理性、辩证地看待广告等外来信息。常识怎么来呢?靠学习,靠科普。但观察我们的日常生活,到处都是广告,时而偶遇“专家”,朋友圈里流传无数“老中医”,去听卖保健品的讲座,人家还送鸡蛋呢——相对于广告、伪科学的热情“轰炸”,科普就显得有点羞答答了:科普文章要你主动去阅读,科普活动要你主动去参加,要是不主动呢,就会被动灌输一脑子不靠谱的“知识”,常识自然也就“不常识”了。

  可能有人要说,是否愿意接受科普是个人选择,所以科普工作端着就好。此言差矣。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说,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得到改善,所以加大科普力度就是给社会降成本,已经超越了个人的得与失。比如一个人因为缺乏相关常识而喝了过多含糖饮料,引发骨质疏松、高血糖等症,就医总是要消耗医疗资源的;公民因懵懂无知而被忽悠,被卷入违法案件,或被耽搁病情,哪怕只是像某些北京市民那样躺在天坛丹陛桥上“治病”,都给社会增加了不同程度的负担。公民的科学素养高一点,由听信谣言引发的事件就会少一点,骗子的市场也会小一点。

  数据显示,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只有6.2%,与发达国家接近20%的比例相比还有不小差距。科普工作由政府在宏观层面主导,调动相关机构、工作者、社会各方力量参与,在产业发展和市场手段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的开拓创新。单就信息传播的渠道来说,你不占领,别人就来占领,总有怀着“利益驱动”的一群人,前赴后继不遗余力地试图对人们施加影响。

  人再缺乏常识,毕竟还是生活在常识起作用的真实世界里,会吃到真实的苦头,要是等到生病需要谨遵医嘱,或发现上当追悔莫及的时候,才终于掌握“常识”,未免太晚。
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