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欲孽迷宫》:真事改编母子共享情人剧情惊世骇俗毁三观

2024-09-05 本站作者 【 字体:

  继《灵异拼图》后,美丽优雅的朱丽安·摩尔再次献上难以挑剔的精湛演技,及毫不化妆遮掩的岁月体斑,入木三分地演活一位层次复杂的母亲角色。可惜的是:也如《灵异拼图》为人所诟病的结果一样,朱丽安·摩尔如此精彩的演出,又一次败在导演手中。

  根据80年代真实犯罪事件改编而成的《欲孽迷宫》,概要来说是一个「同性恋儿子的父亲与其女友勾搭,同性恋儿子与其母亲及母亲的情人,最后同性恋儿子弒母」的人伦悲剧。

  光是听到如此惊世骇俗、离经叛道的人物关系,不难想象当中有多少可以施力着墨的戏剧元素,尤其是恋子情结、弒母情节、同性恋、、多角关系、上流社会的丑陋与人性的阴暗面等具争议性、话题性、冲突性、道德论述性的题材,对任何一名编剧家或导演来说,乃是不可多得的剧本。

  再加上这个剧本请来的是朱丽安·摩尔担当演出,基本上,《欲孽迷宫》应当会是一部精彩可期的独立制片之作。可惜,拥有那么多成为好电影的可能条件,最后却都败在导演的调度与叙事节奏的失控。

  我认为《欲孽迷宫》若拍得好,绝对足以成为最令人窒息、令人心碎、令人沉痛的凄凉悲剧。但看完全电影之后,我却认为《欲孽迷宫》96分钟的分崩离析,紊乱无章,空洞乏味,活像一场无人可解的梦呓,对观众而言更是一场难熬的灾难。

  讽刺的是,片尾区区几行字幕所交代的事件发展,还远比正片90分钟内的影像叙事讲得还要明白。

  故事开始的第一幕戏便以一种暗示性的手法,交代交际能手芭芭拉与其名门丈夫布鲁克斯形同陌路,名存实亡,各取所需的夫妻关系。其儿子托尼清澈的眼神,与回忆语调的旁白更进一步暗示日后的悲剧发展,并隐隐透露出其出柜、、弒母、背叛等情节发展全都是因为恨,而非爱。

  故事背景是从1946年的纽约开始,当时托尼还只是襁褓里的婴儿,到1972年的伦敦,托尼亲手血刃弒母,影片结束为止。这一段26年的人伦与家庭悲剧,托尼成为错综复杂的爱恨情欲关系中的轴心,这出家庭人伦悲剧是围绕着他而旋转,牵连着托尼人格、精神及内心世界的转变。

  从剧情之中,我们可以抽丝剥茧出托尼人格、性向、情绪之骤变,主要是来自对于父亲与母亲的爱恨,尤其是对于「幸福家庭的想象破碎」所导致。最后一场戏,母亲芭芭拉由于将托尼童年所养的狗的项圈藏起来,因此愤而血刃弒母。

  这一刺背后的心理动机很容易理解:项圈被托尼视为幸福家庭的象征,是这出悲剧之中唯一的希望(悼念),当芭芭拉希望托尼「长大」而将项圈收起,压抑情绪许久的托尼,更加认为母亲长年的所作所为,正是如今幸福家庭破碎的主因。

  尽管我们不难理解这出悲剧的来龙去脉,但《欲孽迷宫》让我感到惋惜之处正是影像叙事能力的薄弱,白白浪费了那么好的剧本与演员,尤其对于托尼的人格、性向、情绪转折变化的太快,而变化的动机与理由,电影给予观众的线索却太少,一切只能任凭观众自己推敲。

  说这是导演刻意的安排,刻意的隐讳,刻意的回避,其实完全说不通。说这是刻意的美学手法,刻意的叙事技巧,我又不得不嫌全片充斥无力、松弛的零碎段落,故事、人物、影像三方面根本难以产生有意义的联系。

  于是,整部电影尽是断裂不可解的重重疑惑,这些恼人的疑问迟迟无法于剧情中得到解答,观众的沉闷情绪累积到接近剧情落幕,已经濒临无法再忍耐的临界点时,故事情节忽然骤转到母亲芭芭拉为了治疗托尼的性向,让他更有男子气概,乃「强上」托尼,为托尼打飞机。

  剧情发展至此,一场本应充满戏剧张力、荒谬性、爆炸性的戏码,却被冷处理得好像《天地无伦》等片刻意挑战禁忌般的无谓,让人看得一头雾水,直到最后托尼血刃芭芭拉时,多数观众仍旧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  可惜了这个剧本,可惜了朱丽安·摩尔,可惜了饰演丈夫的斯蒂芬·迪兰,更可惜了饰演托尼的埃迪·雷德梅尼,他那俊美、羸弱、病态的脸庞与神态,是除了朱丽安·摩尔外,唯一值得让我留恋的。中欧体育kok官网入口
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