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 年还有杂志可看吗?
2024-08-23 本站作者 【 字体:大 中 小 】
近两年,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创纸刊,基本都遵循了一条办刊思路,那就是追求跨学科、跨领域的内容。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时尚潮流?泡汤的热力学原理是什么?一件衣服如何反映艺术经验和文化创新?
至于方便快捷的电子刊,在满足高度垂直的信息分发逻辑基础上,做出了风味和特色,那就是无法被复制的存在。
《Atmos》是一本生态系统杂志,专注于气候和文化领域的探索,每一期广邀冒险家、创意人士、新闻工作者和广大读者,一起关怀地球的可持续未来。
众所周知,我们生活在地球上,做出的每个选择,都会产生一系列后果,这些后果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加深,继而决定子孙后代的发展轨迹。
就拿过去的 2020 年来说,新冠是一整年的全球议题,那么你有想过没有,病毒传播将如何影响未来气候和种族主义运动?
因此最新的第 4 期 Cascade(倾泻)主题,《Atmos》探讨“每个行动都是一种选择”的观念,并引用古训“水可载舟亦可覆舟”,向读者抛出问题——你将如何选择?
大自然是扩张与崩溃、繁荣与饥荒、增长与衰败的微妙平衡,人类是否已经永久性地破坏了这一循环?人类的种种恶习正在为下一个物种的繁荣铺平道路。人类是否还有可能回到繁荣而不是崩溃的地步?第 3 期 Flourish / Collapse(繁荣/崩溃)主题试图给出答案。
第 2 期,Latitude(纬度)主题,不同的纬度,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文化变迁?如何影响个人自由?如何引发难民危机?
气候变化引发新的人类课题研究,比如资源枯竭与再生、基因编辑、细胞农业等,因此第 1 期 Neo-Natural(新自然)主题,探讨自然在现代世界中意味着什么?新自然又将如何演变发展下去?
《Nuda》以斯德哥尔摩为基地,以制作文化艺术书籍的方式,打造每一期详实生动的主题内容,力求通过美妙的视觉风貌和缜密的科学精神,让读者在美学、思想、表达等方面得到启发。
最新一期“土地”主题,探索全人类共有的空间、自然和地球,呈现土壤的物质性、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议题。
此前的“超越”主题,内容着眼于精神、超自然、主观、阴影、光谱、空间的不同视角。
更早前的“母亲”主题,开启人类生命的母亲、作为劳动者的母亲、成为一个母亲、拥有一个“母亲”……从母性、大地、祖国三个角度进行呈现。
《DEMO》创办于 2019 年春季,是一本根植于中国本土并具有国际视野的泛设计评论半年刊。
刊物口号 Design For More 体现了主创们的办刊思路,具体到内容层面,《DEMO》没有追求近些年新创杂志的主题思路,而是以“杂”为特色,通过深度采访、田野调查、研究报告、趋势观察等形式,探究设计在当今社会的存在价值。
2015 年,《1413》杂志创办于北京服装学院,由彼时负责北服校刊《艺苑》视觉和文字的曾丽珊,与好友武怡静在门牌号为 1413 的《艺苑》工作室里创办。
创刊前 4 期内容,《1413》基本上都围绕着大学校园里的同学和老师展开。第 1 期,主题“关于工作室的一切”,围绕北服工作室,呈现校园中被忽略的人和事。第 2 期,主题“请做的事”,采访搞副业的学长学姐,和年轻老师聊日常生活,试图解答《哈姆雷特》中的经典对白“To be or not to be”。第 3 期,主题“钱钱钱”,从投资、赚钱、花钱的角度探究当代大学生的金钱观。第 4 期,主题“爱爱爱”,呈现当代大学生在心动、恋爱或分手时那份甜甜的爱。
随着两位主创于 2018 年大学毕业,《1413》内容定位也随之发生改变,从最初记录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,调整为记录和讨论中国文化。虽然编辑视角更大了,但是图文间透出的年轻酷劲依旧得以保留。
zoty中欧体育
第 5 期,主题“”,从大头贴到手机,人们为何成瘾?中国当代语境之下,的形式、审美走向、风格形成,经历了怎样的过程?这期内容试图还原时代变迁过程中的各种场景,反思其存在的原因和意义。
最新的第 6 期,主题“粉丝101”,当年轻人都在追星时,这期杂志追起了粉丝。从 2005 年超女短信投票开始,到近些年的疯狂打 call,粉丝究竟是怎样一群人?或许正如编辑团队所说,“在面对 101 种偶像的同时,我们也能看到 101 种粉丝。”
作为一本独立杂志,《1413》公众号介绍却调侃自己是“一本没钱独立的杂志”,感兴趣的朋友多多关注和支持吧。
《Manju Journal》以 Instagram 为发声阵地,传播非洲地区的时尚、音乐、人文风情,推介当地的新兴创意人才。
独一无二的异域风情内容,让《Manju Journal》快速打开了知名度,吸引了全球数以万计的粉丝,还受邀与 Gucci 等国际品牌开展合作。如今,它已经成为世界各地人们了解当代非洲风姿的重要窗口。
2019 年 11 月,时装评论人徐小喵与博主 Toby(微博时尚账号 @Fashion_BangZ 主理人之一)联合创立了《homemade》,一份以微博为主要发声阵地的时尚电子刊。
取“手工制作”之意,《homemade》按日更内容、周更主题的节奏,全面围绕时尚及其相关话题聚拢粉丝,并与创意设计媒体《Wallpaper*卷宗》、独立出版物《VISIONAIRE》开展过合作。
打开《homemade》微博界面,你能看到主理人按照每周的固定主题,日更主题相关的图文或影像,以及相关的个性化解读。
每周日推送的原创视频节目系列备受欢迎,包括主讲时装设计师或经典时尚 ICON 的“黄金档案”、人物采访定位的 CoffeeTime、精选或精剪的纪录短片等。
另外,两位主理人还会邀请创意人士、艺术家参与内容创作,由他们针对一些热门话题或争议性话题分享个性观点和独到见解。
据徐小喵表示,“希望《homemade》可以打破人们过往对杂志的刻板印象,让大家看到在结合新媒体形式的基础上,依旧可以使用扎实且专业的文字以实时、认真的态度向读者传递当下的讯息。”
《Altered States》是一本美容杂志,翻阅观感却像极了艺术杂志,每期以大篇幅的美容美发大片和人文大片,以及知名发型师、化妆师的独家采访,探讨美学价值、艺术经验、文化创新等方面的话题。
《Favorite》创办于 2018 年,一年一期,向全球时尚界的创意人士和艺术家敞开大门,邀请他们在杂志上展示各自的个性观点和独创灵感,独具匠心的大篇幅时装大片是其最大特色。
作为一本男装杂志,《Valet》与新潮背道而驰,而是主张怀旧之美,认为永恒的东西才有吸引力。这样的定位并非为了守旧,而是为了朝着幸福和量身定制的未来展望。
内容方面,《Valet》以访谈、摄影、搭配指南、小说、评论等形式呈现:生活和文学中的雨伞历史、灯芯绒穿搭指南、耐寒男装推荐、雨季穿什么?运动装如何选择?潮湿季节的穿搭哲思……
时尚+科技,《Version》探索着把先进技术融入时尚系统。大篇幅的时尚大片,服饰造型不一定直接采用品牌样衣,要么对其进行技术化改造,要么直接邀请设计师定制,美容大片则强调科幻感或未来主题,还会邀请艺术家为杂志特别创作作品。
与《Monocle》定位类似,《Konfekt》视觉风格优雅,内容涉猎广泛:在阿尔卑斯山和时装设计师一起攀冰;在巴黎与意大利山区工匠会面;在罗马和时尚先锋一起做饭;在巴塞尔和艺术家一起结交新朋友;在柏林与艺术家共进晚餐;在维也纳与时尚概念店店主一起购物……
《The WOW》由知名时尚撰稿人刘蔚在英国伦敦创办,杂志以中英双语发声,专注于亚洲文化和亚洲女性群体,内容主要聚焦在各行各业所取得成就的亚洲女性代表,以及她们对于时尚和生活的追求和见解。
跳出男性视角,以女性视角讲述女性自己的故事,《Gaze》试图做到这一点。
作为一本英法双语杂志,《Gaze》每年出版两期,着重于聚焦女性群体在社会、文化、政治、亲密关系、女性地位等方面的议题,通过摄影、采访、论文等形式呈现出来。
主编 Clarence Edgard-Roda 在创刊序言中表示,“不需要性别研究的学位或证书,只要你有一颗好奇心,就能阅读这些页面。”
《Gaze》创刊第一期的内容相当丰富:透过美国当代艺术家 Carrie Mae Weems 创作于 1990 年代的自画像,反思传统女性思维背景下的亲密关系;透过自由摄影师 Cassandra Cacheiro 和 Sara Hini 创作的《女人计划》肖像集,探讨女性自爱的边界;卢旺达作家 Scholastique Mukasonga 给自己的情书;非洲女权主义诗人 Kiyémis 的短篇小说……
《Poster Boy》形式极其简单,每期拍摄 6 个新人男模,6 张海报大小的迷人照片组合在一起,就是一期杂志。
《Inque》是图书和文学杂志的混合体,一年一期,呈现世界一流的写作+一流的摄影。
参与内容的作家和艺术家都大有来头,比如创刊首期就有美国导演 David Lynch、英国诗人 Kate Tempest、英国演员 Tilda Swindon 等人,主创团队希望“它是值得购买且独一无二的”。
《Inque》的两位创始人大有来头,一位是英国时尚杂志《Port》主编兼出版人 Dan Crowe,另一位是英国知名平面设计师和艺术指导 Matt Willey。
以 10 年为期,从 2021 年开始到 2030 年,《Inque》计划每年推出一期,每期只有印刷品,不刊登广告,不出电子版,两位创始人表示,“无论发行十期之后表现如何,我们都会将其关闭。”
《誌屋》创办于 2020 年 4 月,每月一期,随《周末画报》一起出刊。因为开本足够大,加上由现代传播老板邵忠亲力亲为,使得其翻阅起来的仪式感十足。
这本刊物的内容由态度(Atittude)、信仰(Belief)、创意(Creativity)、梦想(Dream)4 个栏目构成,定位与邵先生开的上海文化地标「誌屋」一致,主要聚焦艺术、文化、时尚、创意、生活方式等领域。
邵先生在发刊词中表示:“我对纸质杂志的未来从未停止过乐观,我一直相信印刷品有种迷人且亲密的魅力,让人们与自己正在看的杂志划上等号。”很显然,他想通过这本刊物,吸引人重拾纸刊阅读的兴趣。
《GRÆS》杂志创办人 Jon Willis,出生在美国南部小镇,后来前往德国留学,并留在了欧洲工作生活,他的跨文化、跨语言经历,在这本定位于“多语言思想”的杂志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第 1 期主题“家”,对于世界旅行者而言,家的定义和意义是什么?第 2 期主题“方言”,如何区分语言和方言?方言与身份、情感有何关系?方言是如何形成的?《GRÆS》广邀全球范围内的旅行家、艺术家、作家集体呈现内容。
《Rolling Stone》曾于 2006 年初被引进中国,推出中文版《Rolling Stone 音像世界》,不过没做几期就草草收场了。
全新推出的《Rolling Stone 大水花》,主张“用音乐说事”,宣誓“将重新定义中国年轻一代看待音乐、艺术、爱与生活的方式”。
除了聚焦四位封面人物,首期还呈现了《Rolling Stone》创刊 54 年经典档案,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纪实影像,Neil Young、Joni Mitchell、 Mick Jagger、魔岩三杰、黑豹乐队、唐朝乐队、后海大鲨鱼等中外摇滚巨星们在台前幕后的精彩瞬间。
这本杂志创办于 2003 年,内容聚焦音乐和流行文化领域,2009 年停止纸刊发行,全面转型为数字平台,吸引了全球范围内数以百万计的忠实粉丝。
音乐之外,新版《Fact》还打包了艺术、时尚、文化等领域的议题,并力求打破它们之间的界限。
当纸刊纷纷转型发力音频和视频时,《Fact》反其道而行之,用静态的纸张呈现声音和动态图像,其作风令人刮目相看。
秉承发烧友的精神和生产高价值内容的追求,《Marvin》聚焦世界各地的音乐、时尚和文化。其创始人和主编是《NYLON》杂志创始人 Ray Gun,他是 1990 年最有影响力的出版人之一。
《Marvin》口号是“面向未来的朋克摇滚弥赛亚愿景”,翻开杂志,你能看到个性酷炫的音乐人、大型音乐表演现场、让人血脉膨胀的时装设计师、才华横溢的艺术家……这些内容充分展示了其不羁的态度。
猜你喜欢
刷完这6本日系时尚杂志你的“穿搭学”才算毕业
乔婉陆昱年(完整版最新全集大结局)乔婉陆昱年小说全文阅读
穿搭小白也能轻松变时尚达人
【外刊酱】英文外刊流行时尚杂志Harpers Bazaar(UK)时尚芭莎英国版杂志pdf
《繁花》掀起新年第一波时尚热 时尚品牌借助电视剧和明星效应提高知名度和曝光度 引发广泛的话题讨论
赵露思八月第一条plog 小香风长裙引时尚热潮
高级时装:巴黎的精神时尚(组图)
《时尚芭莎》文案惹众怒称健康码为良民证遭网友们组团怒怼!
华为携手时尚芭莎 MiniBAZAAR首发上线华为主题杂志馆聚合平台
时尚芭莎辟谣爆料事件揭秘背后的真相